食物文學課|小陽春 吃蘿蔔—補冬不上火之大白蘿蔔好好吃
- foodiestudies
- Nov 23, 2015
- 1 min read

冷了兩天,興沖沖地訂好週末的麻油雞羊肉爐,結果溫度又高了起來,補冬補得上火。難怪諺語說立冬後補冬是在「補嘴空」,來吃點大白蘿蔔去去火氣!
清代的吃貨...美食家兼文學家袁枚在《隨園食單》中,提到兩道蘿蔔料理:
【豬油煮蘿蔔】用熟豬油炒蘿蔔,加蝦米煨之,以極熟為度。臨起加蔥花,色如琥珀。-〈雜素菜單〉
熟豬油用來炒蘿蔔可以使滋味更濃,不會「青青的」,也可以加些薑絲和花椒,重點是要燉到透,蝦米則是用來提味,加點老抽,讓蘿蔔「色如琥珀」,記得上桌前灑點蔥花,增加味道和顏色。
【醬蘿蔔】蘿蔔取肥大者,醬一二日即吃,甜脆可愛。有侯尼能制為鲞,煎片如蝴蝶,長至丈許,連翩不斷,亦一奇也。承恩寺有賣者,用醋為之,以陳為妙。-〈小菜單〉
就是醬醃蘿蔔了,袁枚特別說了,醃一二天就好,保持鮮甜和脆度,最好加點兒陳醋,讓蘿蔔不會只有死鹹或甜。有時一整桌大菜熱湯,吃點醃蘿蔔反而更開胃。
但一點肉也沒有實在太難熬了!想吃肉的人,也可以買一些陳年蘿蔔乾來煲雞湯,或是將蘿蔔和羊肉一起煮,讓輕甜的蘿蔔中和肉的油膩。有時一週好幾個火鍋聚會,吃得都累了,就用電鍋來燉煮蘿蔔,或是熬一鍋濃郁卻清爽的湯,在家裡簡單吃,就是舒服的小補冬了。
by小助教粥粥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