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二月課程

一起,喫東西

喫「東西」,是喚醒萬物的靈魂。

喫「東」「西」,是梳理文化之間的對話。

喫東西,是讓自己的靈魂在對話中也甦醒,

好把日子過成真正的生活。

 

與楊子葆對話就像走入寶山,海量的東西典故、文學、電影、藝術、地方軼事、食材與產地......只見他像是在深秋的落葉林裡,隨手拾起一片葉子,說那葉子好美那樣,講述一個一個故事。

 

那不是賣弄,是深刻浸潤後的自然流瀉。從《味無味集》到《喫東西集》,每一篇精簡有味的文字裡,是他在臺灣(東)與法國(西)文化間的擺盪與思索。

 

楊子葆對法國飲食文化的認識,起於念書時的「教父」。因為學業跟不上,學校斷定他不理解法國人的想法,因而派了一名將軍當他的教父。每週,楊子葆都要去將軍家吃飯,從如何用餐具、如何品酒,慢慢地,他才深刻體驗法國飲食文化的厚度。從一個略「仇富」、搞不懂為何吃飯要如此大費周章的花蓮小孩,到深深同理這個「將飲食放的比人還高」的文化的美食愛好者。

 

而對葡萄酒的理解,一開始是為了走進法國社交圈,但隨著與酒的接觸日深,葡萄酒從知識和技術,漸漸成為人生的記憶和想像,值得細細感受和欣賞。

 

他說,欣賞葡萄酒一連串選酒、醒酒、搭配、品嘗、分享、詮釋種種儀式,不只為了矯揉造作,而是把這樣東西視為有靈魂的存在。「萬物皆有靈」(Tout ce qui existe recèle une âme.),是喫東西時重要的認知。

 

臺灣長大,法國啟蒙,深信多元文化可以共同繁榮的他,到底會如何開拓飲食書寫新局?這一次,食物課希望與大家一同進入楊子葆主持的文化饗宴,在料理與酒間感受東西靈魂的對話。

 

 

bottom of page